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由国贸集团团委和华安证券团委联合举办的“中国梦?青春汇”活动,在双十之日的清晨,伴着朝阳,我们来到了活动的目的地——泾县。经过短暂而又精彩的开幕仪式后,我们便来到了第一站——宣纸文化园。
泾县是宣纸的故乡,“轻似蝉翼白如雪,抖似细绸不闻声”这便是对宣纸的描述,这一次,我亲眼见证了宣纸的制作过程,心中对宣纸又多了一丝喜爱与崇敬。宣纸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,大致分便有18道工序,往细了分更是多达上百道,不仅原料选择上非常讲究,需采用满3年的青檀树皮配合特有的泉水制作,而且都是靠人力来完成,没有冰冷机械的帮忙,有的只是一腔热血的劳动者勤劳的双手。听着导游的解说,观看劳动者辛苦的工作,在感叹劳动人民的奉献精神之时,也为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宣纸制作工艺而啧啧称奇,对于这个民族独有的发明创造,而赞叹其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!
第二天,当我还沉浸在宣纸的韵味时,我们已经来到又一个令人敬佩之地——新四军军部旧址。新四军是在1938年8月2日进驻云岭,云岭东接泾云公路,南依青弋江,西靠黄山,北望长江,风景秀丽,就连新四军军长叶挺都有写诗称赞:“去中美人雾里山,立马悬崖君试看。千里江淮任驰骋,飞渡大江换人间”。导游首先带我们参观“大夫第”,这本是地主庄园,由7l间平房、1栋楼房和1座小花园组成,总建筑面积1381平方米,后来借给新四军办公居住,军长叶挺、副军长项英以及周子昆、李一氓(军部秘书长)就是在次办公居住,虽说是地主的庄园,可我们看到却是极其清贫的景象。空荡荡的屋子里摆放着几张板凳,一张桌子,这就是新四军的参谋处,一间小到只能容纳一人转身的房间就成了军长的卧室,由此不难想象众多将士都是在一种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战斗和生活,一边参观这房间,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,重温历史:震惊中外的“皖南事变”是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。为顾全团结抗战大局,挽救民族危亡,1941年1月4日晚,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共9000余人从泾县云岭奉命北移,行至茂林以东山区时,突遭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、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指挥的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。新四军指战员在叶挺军长指挥下,被迫奋起自卫,浴血奋战7个昼夜,终因寡不敌众,弹尽粮绝,至1941年1月14日,阵地均为国民党军占领,仅2000余人分散突出重围。大部分被俘,一部分牺牲。叶挺军长去谈判时被扣,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英勇牺牲,副军长项英、副参谋长周子昆遭叛徒杀害。1月17日,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“叛变”,宣布取消其番号,声称将叶挺交军法审判,之后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在重庆《新华日报》上发表“千古奇冤,江南一叶,同室操戈,相煎何急”的亲笔题词,揭露和抗议国民党的暴行。听到这里,心中对新四军的“抗战到底”钦佩之情油然而生,对国民党的无耻行为表示愤怒与鄙视。
新四军部队在这里从两万人发展到九万多人,因而人们把云岭称为新四军的“摇篮”。在这里,大家深情地缅怀了叶挺、项英等同志领导新四军同日寇、伪军、顽固派英勇斗争的英雄事迹和可歌可泣的大无畏精神。
在参观完了新四军旧址后,我们去了风景悠美的桃花潭,在这里,我们的心情得到了放松与平静。
桃花潭东岸,建筑几乎全是完整的皖南明清时代遗留的古民居群,但明显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。去桃花潭必须先经过古镇门楼和老街,老街窄小而幽深,街两边到处是古玩店,店店相连。铺满鹅卵石的路面在斜风细雨中透出黯淡但莹亮的光泽,这是属于岁月的,是几百年前古人驻足的土地颜色。主街两旁弯曲的延伸着数条阡陌交通的小巷,每一条环环相扣,曲径通幽,两旁是高高的青石白瓦的老墙,墙角处遍布青苔,两旁徽州原生态的理发铺子,民居,杂货店,走进去竟然有悠长回转,时光倒流的感觉。“李白乘舟将欲行,忽闻岸上踏歌声。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一首《赠汪伦》令桃花潭更是闻名遐迩。穿过老街,参观过翟氏祠堂后,我们乘船去了桃花潭,上了岸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。山顶有一座亭子叫“怀仙阁”,这里就是传说中李白与汪伦喝酒吟诗的地方。下了山,在参观了颇具徽派建筑风格的古时人家后,我们来到了汪伦墓。这个汪伦墓是后来重修的,而真正的汪伦墓已于1958年被毁。之后。我们便沿着羊肠小道,四处玩耍,欣赏美丽的风景。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,转眼就到了集合的时间,虽不舍,却已尽兴。
这次中国梦?青春汇这个活动,不仅让我们了解的中国文化,欣赏到了祖国河山,还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,更是收获了珍贵的友谊。
(信息来源:天彩丝绸 张颖 作者 袁月)
上一篇:相约春天·丽人行
下一篇:安徽轻工——“我们的三十年”